今年是古猗园建园500周年。 5月1日至5日,古猗园携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邀请江南园林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举办系列线上讲座,为您带来五场别具一格的“云游”带您领略江南园林的诗意、“山水”之美、山水文化、建筑文化、植物文化……五月感受江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天,让江南文化滋养灵魂。
活动名称:古猗园江南文化论坛(线上腾讯会议)
配套项目:2022年上海文教融合工程、2022年公园主题功能拓展工程
主办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古猗园
授课时间:2022年5月1-5日
第一讲
时间:5月1日 13:30
演讲题目:古典诗词与江南文人生活——从古猗园诗词谈起
讲座专家:胡建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张丽丽(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
内容简介:古猗园的名字来源于《诗经·卫风》中的“望栖敖,翠竹依依”。 “诗三百首,一语道思无邪”,这就是万千人吟诗的原因。 时代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但诗情画意却一直留在我们心中。 本次讲座从古猗园的相关诗词入手,展开古今文人生活的优雅篇章。 内容会涉及诗歌欣赏、诗歌演唱、诗歌集锦、诗歌因缘故事以及相应的美景、美食、美好的事物等。“书表达事物,诗表达思想”。 用文字的力量,让我们领略古典诗词与文人空间之美,重拾优雅慢生活。
第二讲
时间:5月2日13:30
讲座主题:青竹依依,明园四义——从古猗园到江南明园
讲座专家:朱育辉(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历史分会常务理事)
主持人:孙佳(古猗园文化保护与基建科科长)
内容简介: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中央)、艺术园,到上海古猗园、秋霞园,江南现存名峰园林众多,布局舒缓明朗,景观柔美,令人惊讶的人物。 分布、古朴内敛的装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如明式家具般美丽又如风而过的造园巅峰时代。
第三讲
时间:5月3日 13:30
讲座主题:江南园林山水
讲座专家:李辉(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主持人:殷世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园艺系主任、副教授)
内容简介: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哲学意义,也成为古代文士心目中道德的象征。 因此,在表现自然时,无论是绘画还是园林,山水意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审美主题。 本讲座追溯自然山水的本体特征,探究文士内心对山林水的渴望,从而分析江南园林营造中的山水工艺,揭示深层的审美内涵。
第四讲
时间:5月4日13:30 演讲题目:论江南园林的“山水”之美
讲座专家:曹林迪(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仓平(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内容简介:介绍江南园林“景”的具体内涵,指出园林“景”是物质具体性的外在形式; “境”,即“意境”,指内在层次; “景”是客观物体与主观情感、思想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 一切山水语言都是情的语言,而江南园林的永恒魅力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五讲
时间:5月5日13:30
演讲题目:认识江南园林传统园林植物
讲座专家:罗振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主持人:陈艳艳(古猗园副园长、高级工程师)
内容简介:“江南园林甲天下”为江南地区古典园林赢得世人赞誉,园林植物功不可没。 本次讲座拟从三个维度来总结传统园林植物的作用,即第一个是体现园林意境的材料。 一是园林文化形象的体现,三是园林季节变化的源泉,为品味江南园林提供植物视角。
据了解,古猗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经历了500年的风霜。 古猗园作为上海五座古典园林之一,深植中华文化内涵,综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 哲学思想和造园艺术是长期积累的。 这些灿烂的智慧结晶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展的。
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由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理念,落实公园城市建设方针,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新建、改建公园。 、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元素打造各类主题公园,进一步凸显“公园+特色”。
2021年,上海工艺职业学院与上海古猗园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上海公园主题功能拓展。 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古猗园的文化内涵和造园特色,提炼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和发展的典型要素。 ,将古猗公园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更加丰富多样的公园文化的需求。 同时推动公园文化品牌创建,创新公园复合功能模式,构建“公园+”“+公园”一体化的公园城市体系。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立足古猗园历史文化特色,在建筑装饰、景观艺术、文化创意作品等方面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深化艺术文化元素植入形式多样,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古猗园。 其园艺特色和文化内涵凸显海派文化气质。 古猗园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工艺美术作品展示推广和学生实践创作提供资源。 通过此次合作交流,双方将谱写公园主题功能拓展的新篇章,推动古猗园园林建设的传承与创新,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园林体验。
下半年,上海工艺职业学院与古猗园还将推出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共同打造羿园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