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曾多次来过青岛演出。马连良最早来青是在20世纪30年代。1943年,他再次来青岛平度路的剧场(永安大戏院)演出,他还带来了袁世海、张君秋、叶盛兰等名伶,演出《龙凤呈祥》、《群英会·借东风》等戏。马连良因是回民,都是在德县路的“馅饼粥”(清真饭店)用餐,宿在曲阜路上坡的瀛洲旅社(天主教堂附近)。在这期间,他还应邀担任青岛西镇云南路的京剧票房“西商票社”的名誉社长。
1947年10月中旬,马连良率他的“扶风社”再次来青演出。10月16日,两个陌生人来到瀛洲旅社敲开马连良寝室的房门,说他俩是“励志社”(为国民政府首脑及官员提供后勤、日常生活及娱乐服务)的人,要请他唱一晚堂会,演出马派名剧《十老安刘》(饰演蒯彻)。当晚,演出开始才得知蒋介石坐在台下。据说,这次蒋介石来青岛是待了5天,下榻在正阳关路36号青岛义聚合钱庄在“八大关”所建的别墅。义聚合钱庄是王德义、王德聚、王德合兄弟三人开办,以三人名字的最后一字命名。1(编者注:18日、19日晚上,青岛梨园公会假青岛影剧院举办了同乐会,蒋介石因公务繁忙没有出席)
1953年8月,马连良率马连良剧团来到青岛,在永安大戏院演出。演员阵容很强,有年仅18岁的梅派旦角罗蕙兰、名丑马富禄、武生黄元庆(马的女婿)、架子花脸周和桐(后在京剧电影《沙家浜》饰演胡传魁)等,由非常著名的琴师李慕良操琴。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三娘教子》、《春秋笔》、《十老安刘》、《群英会·借东风》、《四进士》、《胭脂宝褶》等马派名剧。孩提时的我,有幸也去看过几场,记得台上作为背景的底幕(行话叫“守旧”)是褐色,下侧是一些古香古色的马车图案。当时,年仅9岁的青岛小票友任德川(现为优秀言派老生),还为马连良的《三娘教子》配演娃娃生。正当马连良率团在青岛演出之时,获悉国务院正筹备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他闻讯后,即与永安大戏院协商中断演出合同,匆匆赶去参加了赴朝慰问团。